同心三中关于开发太极拳校本课程实施方案
太极拳是我国传统体育项目,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,它以独特的运动形式、深邃的文化底蕴、显著的健身效果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。“全民健身,首选太极”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。太极拳的和谐、平衡等理念,体现了中华文明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开拓与发展。
太极拳是祖国优秀文化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。一九七八年十一月十六日,邓小平同志作了“太极拳好”的题词,温家宝总理访问日本在公园晨练时,也向世人展示了太极风采。因此,应当把学练太极拳当作一项有益的运动,而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传统,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。陈式太极拳的主要特点是螺旋缠丝、刚柔相济、虚实相间、内外相合。练习太极拳,具有活动节络、运化气血、开发潜力、调节身心诸功效。开展太极健身运动,必将增强师生的身心健康、培养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,对于推进素质教育起到独到的作用和积极的影响。太极拳中刚柔相济、虚实相间、上下相随、阴阳平衡的理论,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对立统一规律。通过学习,有助于加深对辨证唯物论和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认识。
因此,为了丰富校园文体生活,积极推广普及太极拳,进一步规范大课间的管理,将太极拳作为一门校本课程纳入课堂教学计划,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集体主义精神,特制定太极拳锻炼实施方案。
一、指导思想
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,以《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
开展全国亿万学生“阳光体育运动”活动的通知》精神为指导,保证学生
每天锻炼一小时为切入点,不断深化体育教学改革,加强体育活动的组织开展,使“健康第一”的理念深入人心,切实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,不断推进素质教育。
二、工作目标
通过开展太极拳进校园活动,丰富了课内外体育活动内容,练习太极拳不仅使中学生在身心上得到锻炼,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可以修身养性,对中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进行美德教育,增强其个性、品德与思想的培养,达到修养身心,陶冶情操,为学生提供终身健身强体的技能的目的,同时也是对中华民族武术精神的传承。保证了学生每天在校锻炼一小时,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和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升。
三、工作措施
(一)建立领导小组
组 长:杨永祯
副组长:马如云 袁廷毅
成 员:马相林(太极拳指导老师) 张建东 李富和
马吉宏 金振强 马有明 各班班主任
(二)注重落实,讲求实效
1、以体育课堂为主阵地,将太极拳教育学纳入体育课堂教学计划,将太极拳作为一门校本课程统一编入学校体育课程计划。
2、针对初中学生年龄小,接受能力弱,特此简化太极拳,学校利用每天大课间时间,每天全体同学至少演练一遍太极拳,要求做到动作整齐、要领规范,各班教师必须到场进行督促和指导,并且把大课间活动情况作为班级常规管理主要内容,纳入班主任绩效考核。每次大课间活动时,学校组织人员加强检查,及时(当天大课间结束后)由学校行政总结、点评,做好记录。
四、组织实施
我校太极拳进校园活动将分为三个阶段进行:
1、第一阶段:学习普及阶段
时间从2013年5月13日----------2013年5月31日。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要在学生中全面普及太极拳教学工作,到本阶段结束,学生要掌握二十四式基本动作和套路。
具体实施办法:第一周由指导教师马相林带领体育教师和学生利用体育课一起学习,体育教师必须先熟悉二十四式太极拳。第二周体育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太极拳。
2、第二阶段:巩固提高成熟阶段
时间从2013年6月1号---------2013年6月10号。本阶段的主要任务一是充分利用体育课、大课间活动时间积极组织学生强化训练,促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太极拳基本动作。二是及时发现学生太极拳演练中存在的问题,对不规范的动作进行纠正,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。从本阶段开始,我校开始建立长效机制,组织学生利用课间操或下午的课外活动时间进行太极拳集体演练。
2、第三阶段:开展学校太极拳展演比赛活动
展演时间安排在6月中旬,比赛中要求各班同学全神贯注、动作一丝不苟,每个姿势都力求标准到位,一招一式丰满圆润、绵延不绝,尽显太极拳刚柔并济、绵长柔缓的特色,且动作舒展大方,矫健有力,体现太极拳博大精深的内涵实质。学生们更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、嘹亮的参赛口号及整齐划一的队列队形,舒展优美的姿势与标准默契的动作等展示太极魅力。班主任老师要组织好本班学生的训练和比赛。并利用好大课间活动和体育活动课时间加强练习。
同心三中
二0一三年五月十三日